Beidou high-precision spatiotemporal service characteristic scientific database
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特色科学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是我国唯一的专门、全面从事时间频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承担着我国国家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建设和运行着的长短波授时系统是我国的第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了国内唯一的天地一体星地综合卫星导航授时试验平台,为我国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响应中国科学院“十四五”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发展规划的要求,“授时中心”承担了“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特色科学数据库”建设任务。
该数据库旨在立足北斗“一带一路”高精度位置与时间公共服务平台、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数据中心、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国家北斗数据处理备份系统以及转发式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等重大项目,将现有分散式对外提供数据的服务,整合为卫星导航位置与时间公共服务数据库、卫星导航信号质量监测评估数据库和转发式卫星定位与授时数据库三个位置服务数据库的数据资源,构建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特色科学数据库,建立对外统一的时空数据服务机制。
该数据库数据体系建设方案拟采用基于分布式云存储和分布式云计算的实现方式。数据库之间利用高速数传网络实现数据互传,顶层建立基于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方案的综合数据管理平台,与数据库协同工作,对各类数据资源进行分类、存储、分析、挖掘和管理,保障不同数据库之间能够进行有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协同工作,并将时空数据及产品通过大数据云平台推送给各行业用户,实现时空数据的开放共享。同时制定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数据标准规范,建立特色科学数据库组织管理制度,保障数据库时空数据的规范应用。
该数据库具备国内特色、数据科学的独特优势,将建成我国国内领先的学科应用平台,能够高质量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为科技强国的实现奠定基础。未来,通过后续承研项目的实施以及与国内外的合作研究,也将继续完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库服务能力的持续建设,推进数据库时空服务的国际化进程。
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特色科学数据库整体发展规划